晚秋釣魚需遵循魚的活動規(guī)律尋找釣位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鄒思全 發(fā)表時間:2015-10-04 17:42:571272
雖然仲晚秋是釣魚的黃金時節(jié),但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魚活動的,尤其是在水深面廣的水庫。因其近岸深淺不一,水底地形地貌又復雜多變,選擇不到好的位置,也是釣不多少魚的。在釣魚界,歷來有“三分釣技,七分釣點”之說,就充分說明了釣魚位置對魚獲的重要性。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,選擇釣點的孬好,是決定成敗的第一要點。好的位置,豐收已是定局,孬的地方,“空軍”也是在所難免。
因為仲晚秋的天氣大多是秋高氣爽的艷陽天,光線明亮,水中的能見度高,受晚上高空寒冷空氣流的影響,早晚兩個時段的水溫要高于氣溫。晚秋的氣溫、水溫都開始下降,岸邊成熟的草籽、昆蟲等可口食物,隨著秋風被刮進水中,風起浪涌,水中的含氧量也達到飽和。趨溫性、趨食性、趨氧性,促使魚類離開安全的深水區(qū),來到近岸含氧量高、水溫高、食物豐富的淺水區(qū)活動覓食,儲存能量來度過寒冷的冬天。所以說,仲晚秋使用手竿在水庫釣魚,在選擇釣點上,以釣近、釣淺、釣草,釣雜亂物、釣亂石處、釣水下樹樁樹枝處、釣小溝汊處、釣淺水灘的深水處、釣新淹沒的莊家地處、釣大溝汊的小溝汊等處,為釣魚的主要選擇位置。
仲秋釣魚,最好的釣點莫過于被水淹沒的莊稼地處,以淹沒的花生、豆子、地瓜、晚稻等等矮棵作物的地段為最佳選擇。但此時期的水溫還高,所選擇釣點的水深也不能太淺,以1.5-2.5米為佳。淺了不上大魚,再深了水溫低食物少,也不太適合魚活動。這種地方以鯉魚、大鯽魚和草魚最多,小雜魚比較少,是仲秋釣魚的上佳之地。
在水庫庫尾或溝汊淺水處,有很多樹樁或是岸邊水底多亂雜石,但水位卻不深,基本不足2米。樹樁亂石上附著大量的水生昆蟲和各種微生物,這種地方便于魚覓食和藏身,是大鯉魚和大鯽魚活動覓食的好地方,只要找到這樣的位置,豐收是肯定的。在這種地方釣魚,因咬鉤的大魚比較多,選擇硬竿、粗線、大鉤,才是正確的。筆者在這種地方釣魚,一般使用4.5米或是5.4米鯉竿,配2.5號主線、1.5號腦線、5號伊勢尼鉤和浮力較大的浮漂,空鉤半水調(diào)4目釣2.5目,就有很不錯的表現(xiàn)。這套釣組,在打七分竿的情況下,就是中3-4千克重的大魚,也能成功拿下,如果遛魚的技術(shù)過硬,5千克重的大魚也不在話下。
如果只想釣鯽魚,既要在大溝汊的小溝處選擇釣點。大溝汊的小溝處,要有水草或是被水淹沒的雜草,草叢上附著大量的水生昆蟲、各種微生物和浮游生物,就會吸引大量的鯽魚來此覓食,水草成熟的種子也是鯽魚的主要食物來源。大面積茂盛水草的稀疏水草處,水深在1.5米左右,是仲秋時節(jié)釣野生大鯽魚的好地方。鯽魚本來就有戀草習性,水草中的水生昆蟲和各種微生物也豐富,水草的光合作用又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,是水庫野生大鯽魚生存的地方。水庫上游河道處,這種地方水都比較淺,多有一半的雜草露出水面。要想釣野生大鯽魚,千萬不要因為水淺忽視了這種地方,這可是仲秋時節(jié)釣野生大鯽魚的上佳地段。
晚秋釣魚,因節(jié)氣是在不斷變換,就要改變夏天、初秋釣魚時選擇釣點的模式,要根據(jù)季節(jié)特點和魚情來選擇釣點。晚秋釣早晚兩個時段時,要在深水中找水位淺一些的地方釣,中上午要釣淺水處,尤其是水底雜亂的淺水處、稀疏水草處、水底有樹樁處,這些是晚秋釣魚的上佳地方。
之所以晚秋中上午選擇淺水處,是因為晚秋晝夜溫差大,只要是晴好天氣,溫差基本在10攝氏度以上,甚至高達十七八至二十攝氏度。由于淺水處水溫上升快,各種微生物活躍,也吸引了大量的水生昆蟲;再就是魚是冷血變溫動物,其體溫基本和水溫保持一致,有良好的追溫習性,在水溫低的時候哪兒水溫高它們就會到哪兒去,這就是淺水處有魚咬鉤的原因。而早晨水溫低,水深的地方基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,水溫較高,魚只會在深水處活動覓食,下午溫度下降(包括水溫)快,但溫度下降不是一步到位,而是緩慢進行的,魚也不會立即進入深水處,而是按部就班地先到水位比較深一些的地方,再回到深水區(qū)。這就是晚秋魚活動的規(guī)律,按照魚活動的規(guī)律去尋找釣點,還有不豐收的嗎!
樓主辛苦了,
謝謝分享!
謝謝分享,明天到水庫試試。
野釣怕掛底要用幾號的線組能保護大線?
老師,我家旁邊有條河,我天天去打窩,能把魚都引過來嗎?
請問鰱魚活動有什么規(guī)律嗎?我看他們都是一群一群的,這要找到規(guī)律那還不嗨起來!
是不是秋天釣大體型的魚也要加一些腥味重的餌料了
千篇一律沒什么新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