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竿如何遛大魚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岳鐵成 發(fā)表時間:2014-08-08 14:22:00647
釣魚書和一些專說如何遛大魚的文章機會都是一個藍本:說的是要避免出現(xiàn)拔河的狀態(tài),在45度角繃住竿,要遛8字,要把魚遛乏遛透再抄魚,這些用海竿較容易做到,因為海竿支在加上就是45度角,魚咬鉤抓起竿來,只是同角度向上平移了1米多,又有曳力裝置作調(diào)控,保持45度角繃住竿是容易做到的。手竿就不同了,放在竿架上竿尖處在0度角或0度角以下,在打滿線即竿尖到浮漂之間的主線接近于直線的情況下,要抬成45度角,抬不起竿來怎么辦?抬起竿抬不成45度角怎么辦?抬成45度角后根本繃不住竿怎么辦?書上沒說,成了盲區(qū)。使得沒與大魚交過手的釣友誤以為是手竿和海竿都該依樣畫葫蘆,把這遛魚的名言背的滾瓜爛熟,碰上魚大抬不起竿來,就照本宣科,既怕與魚形成拔河,又想盡快抬成45度角結果多是手竿釣大魚的三大難題:短竿、切線、跑魚,三者居其二。像海竿或流行于南方的車鞭釣那樣有放線手段做依托,繃住竿無疑是正確的,用手竿碰到大魚再硬性45度角繃住竿就值得探討和商榷了。
有一種氣功表演,叫“油錘灌頂”:一人平躺著,前額上頂一摞十幾塊磚,另一個掄十幾磅鐵錘砸下去,上層磚被砸斷4、5塊,頂著磚的額頭卻安然無恙。這其中有頂磚人長期的聯(lián)系,前額抗沖擊的能力超常,更有掄錘人在力度和速度的拿捏掌握:鐵錘下落的速度快,砸下去的力,都被上層幾塊斷磚吸收分解了,力量在傳到頂磚人前額之前就已經(jīng)很小了。當手竿繃住竿的時候,大魚猛然快速回頭,速度力量的雙重合力,在腦線或主線的某一點上形成力的傳導的“擁堵”超出了釣線荷載的臨界點,就形成了切線繃住竿的手根本沒有感覺到較大的力道傳過來,這和頂磚的前額不必承受掄鐵錘砸磚的沖擊力是同一個道理。正因為如此,所有的切線,都只能是集中在腦線或貼近鉛墜的主線上,從來不會在竿尖處甚至不會在水面以上的地方切線。
這不是說“45度角繃住竿、”的遛魚方法不對,恰恰相反,他確實是把魚快速遛乏的最佳手段。但有利就有弊,繃住竿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,魚在可控范圍之內(nèi)是強勢,魚大了就反過來了。一般來說,在魚活動能力最強勁的夏秋季,操作得當,普通的3.6米手竿控制1500克的野生鯉魚是有把握的,竿長每增加90厘米,克控制的魚相應可增加500~800克。魚同其他動物一樣,當感知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,體內(nèi)會釋放處保命的急速拼死抗爭的,形成的蠻力是極其可怕的,僅有人體重1/4的大魚發(fā)起威來足能把釣手拉進水里去。當提竿感知魚超出了釣竿可控的個頭還繃著竿,隨時都有“抓雞不成反蝕把米”的可能。
記得某一位釣友的文章,把遛大魚分成三個階段,說一是魚遛人,二是人魚互遛,三是人遛魚。寥寥數(shù)語,切中遛大魚的“要害”。遛魚“大魚要順著,小魚要戧著?!薄坝檬指?5度角繃住竿遛8字”只是深含“戧著”的理念,缺少“順著”的手法。對付個頭小的魚有效,對付中等個頭的魚也行也不行,對付大魚不宜。大魚中鉤的初始階段,不能繃住竿硬來,想繃也繃不住,還是欲擒故縱放魚走較為穩(wěn)妥。俗話說“放長線,釣大魚”,把這話倒過來,改成“大魚中鉤后,要放出長線去遛魚,才能最終把大魚釣上來”,這就是筆者從多年跑大魚的過程中悟出來的帶有“久病成醫(yī)”味道的雖然看上去笨拙,自認為還較為有效的用手竿遛大魚方法。
這方法是先對釣竿臨時加固(服役年久的老竿先要在每節(jié)的頂端纏上三四圈透明膠帶,較新的釣竿不必纏):取一段較少比主線大半號的釣線做護竿線,把護竿線最前端打個死結,同竿尖的紅繩共同承載主線的拉力;再用一小段釣線把護竿線與竿尖纏綁在一起,然后一邊旋轉釣竿,一邊稍加點抻拉力把護竿線呈螺旋形的“麻花筋”,從竿尖一直纏至底座處系牢。加纏護竿線的釣竿,既可以防止釣竿被大魚拉拔節(jié),又如同雞蛋握在手心里很難捏碎一樣,把大魚拉力的一部分,分散成對釣竿全壁的環(huán)形擠壓力,使瞬間對釣竿產(chǎn)生的破壞力分散一部分。
另備至少比主線大半號的不低于100米的長線,長線的最前端栓結上一只背包帶上那種摁式掛鉤,在掛鉤后面綁結上事先穿在釣線上的不低于5米的類似聽診器上的橡膠管(漁具店里有售),把橡膠管拉長至接近最大值,再與捋直的長線纏繞牢固(如無橡膠管,也可用橡皮筋替代)。當浮漂被拉入水中,要雙手握竿大力揮,一下子就把魚的上顎骨鉤透。提竿能感知中鉤的魚的大小來。若是大魚,釣竿才抬離水面1~2米,就如鉤在木樁上似的“咯噔”一聲,在這大力提竿的強烈刺激下,大魚感到麻煩來了,立即把胸鰭腹鰭背鰭全部張開,與強刺激所來的方向垂直,斜著扎向泥底,開始打樁。由于魚時向釣線牽拉的相反方向打樁的,反應到釣竿上,是一股無法控制的強力,把抬起來的竿尖又反向水面拉下去。這是大魚再拼命之前留給釣手的唯一一次帶有主動性的操控機會,要抓住機會,立即一邊把釣竿放低(別怕形成拔河,因為這時魚在打樁,還沒到能形成拔河的時段),一邊快速把釣竿倒向一邊——倒向預先設定好的最怕魚去的那一邊。
你喊一聲或跺一腳,驚奇的鳥雀都向遠離你的方向飛走,沒有一直會迎著你飛過來了,這時地球上一切動物逃離危險的不二舉措,魚也是同樣。只是要利用這一特性,怕魚往哪兒去,就發(fā)把魚向哪邊拉,給魚造成一種錯覺,迫使魚向相反方向逃竄。絕不是像有些遛大魚的文章說的那樣:一定要繃住竿,制約大魚的沖動,一定要加力蠟燭,別讓大魚往草里竄,一定要控制住,別讓魚沉底,須知,能繃住竿,能拉住,能控制住的那叫“戧著”是在“人遛魚”,是魚根本就不大。相反,頭兩個回合,魚要往草里鉆,要沉底,要逃竄,釣手既拉不住也控制不了,只能被動地“順著”,這才是大魚。而且鯉魚智商較高,諳熟借物逃生的招法,一團水草,一個木樁都要圍著轉一圈,所以至關重要的是上面說的倒竿,要把魚導向無草可鉆,無障礙物可利用的開闊水域去,為最終把魚遛翻創(chuàng)造條件(如果兩邊和前方都是近百米的開闊水面,倒竿的動作可以取消)。緊接著改由一手挑著竿,另一只手在護竿線下預留的線環(huán)上掛上加有橡皮筋的百米長線,戴上厚手套或者用疊成雙層的手巾包上長線用手稍加力捏著,大魚一發(fā)威,立即松開釣竿,讓魚拉著釣竿和這加了控制力度的長線跑去吧!當然這些是說時遲那時快的事,從魚咬鉤時算起,盡量在十幾秒鐘以內(nèi)完成。
在整個過程中,釣竿只起到經(jīng)受住大力提和倒向一側設定魚竄逃方向的作用。只要是超硬調(diào)釣竿,無暗傷,又纏上了護竿線起到護持作用,完全可以承受提竿的沖擊力。“繃住竿”是發(fā)揮釣竿的彈力,現(xiàn)在改由橡皮筋代勞了;掛上的百米長線相當于海竿的繞線輪的作用; 墊上毛巾加
力攥著長線的手替代曳力器的功能。在保持手竿垂釣的趣味和優(yōu)勢的同時, 大魚中鉤后加進了海竿遛魚的理念和拉砣(底鉤)遛魚的方法,變成“三結合”的模式。應對大魚頭幾次發(fā)威,掌控好攥著釣線的力度,只要大魚還有臺旨力一次‘陜速把線拉出三四十米去,就穩(wěn)住神,把攥著釣線的力度,控制在橡皮筋彈力的1/3至1/2, 既不使釣鉤失去牽拉的力,又讓橡皮筋余下的伸縮量,能把大魚急回頭的下的伸縮量,能把大魚急回頭的爆發(fā)力卸掉一部分,使大魚沒有可借力的支點,形成不了對主線的破壞力。當魚逃竄的速度慢下來,說明激素所起的作用過去了,魚已是強弩之末,這時反倒可以增加些“戧著”的力度,進入“人魚互遛”和“人遛魚”的階段。
手竿釣大魚最易出現(xiàn)的斷竿、切線、跑魚的三大難題,筆者用上述的笨拙方法解決了前兩個難題,只剩下一個“跑魚”,那大魚還拉著百米長線在跑呢,最終能不能使大魚耗盡余勇,束手就擒,就看釣手接下去如何操作了。
筆者只是個草根釣手,上面的手竿遛大魚的方法,怕也是充滿山寨版的味道,對與不對的,提出來魚釣友們切磋、探討,“異義相與析”吧!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